close
龍潭→阿姆坪→三民→羅浮→巴陵→明池→百韜橋(棲蘭)→宜蘭(搭火車回中壢→龍潭)總計約150公里

北橫、北橫一個多少車友嚮往的單車路線,其實就我而言,上北橫就如同進出自家廚房般的頻繁。

自去年高山環島迄今,北橫單車騎過三次,加上此次共四次;

其中三次從龍潭往宜蘭方向騎,一次由宜蘭往回騎,

其中三次騎26吋單車,此次騎的是20吋小輪徑;

其中三次天候良好,此次晴時多雲偶陣雨。 每次進出北橫,隨著同行者與季節的不同,感受都不一樣;

第一次上北橫是去年四月份的高山環島第一天,一個人單行,緊張、興奮在所難免,完全一付初生之犢,現回想起來,真是大膽,趕行程的關係,幾乎走馬看花,全無印像。

第二次上北橫與光哥同行,從北宜、北橫往回騎;此趟不趕路,發現了多處北橫之美,她的寧靜、淳樸不禁讓人自然而然的想放慢腳步,多吸幾口芬多精,慢慢欣賞週邊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

第三次則是同光哥上太平山途經北橫,有了兩次的經驗之後,再度的光臨北橫,已是老馬識途,何時該換檔上坡,何時可俯衝再借力使力衝上高點,何處景點最佳,值得駐足停留,皆瞭然於胸。

此次(第四次)上北橫,同行之人多,改騎小輪子,天候晴時多雲偶陣雨,前三次的經驗,卻全然被顛覆了……。

五點半準時出發


七點在三民與阿布拉會合 


車友自組的協力車,從三峽騎自三民,我對此車深感興趣.


假日北橫這條路線非常熱門,車友們常集結整備於三民或角板山,然後往東眼山或羅馬公路或北橫


眾小摺再次集結於角板山,在我左側的黃姓車友,今年56歲,令我由衷佩服.


羅浮(舊)橋上留影,背後紅色為羅浮新橋,每次上北橫都會在此留影,差別在橋同人車不同而已.


出發後眾車友個個信心滿滿,雷兄比出勝利的手勢.


瞧!阿不拉笑的多開心啊!


聽說酣眠兄落枕多時,狀況不甚理想。


這是26吋單車落單的車友,不慎入鏡了。


這是見魚兄,今天騎的是24速的新鳥車。


天氣炎熱,路旁現成的山泉水,沖把涼,抵擋抵擋一下酷熱吧!





攔砂壩形成的小瀑布


與車友雷兄合影於新巴陵橋前


背後紅色橋樑是舊巴陵橋,橋的兩端各有一座隧道,只能單向通車,仍能使用,只因危險才又另
造巴陵新橋。


糟糕忘了介紹今天的坐騎了,鑑於上次司馬庫斯的慘痛經驗,北橫之行特向女主人商借XP為今天
的坐騎,特此致謝!小 P辛苦妳囉!


小P留影於新舊(上一張)巴陵橋前


在下巴陵稍事休息後大夥兒

路旁休息


四陵到了,標高1140公尺,不免俗的再次留影。


大漢工作檢查哨再次休息,明池應快到了,大約下坡10公里左右。


檢查哨前留影,看到背後即將下滑的路段,心頭頓時輕鬆不少。


檢查哨過後至明池、棲蘭一路被雷擊過的枯木不少。



進入宜蘭縣的大同鄉了,意味著北橫行程將過半了。


北橫路面一景


抵北橫最高點明池了,大夥兒露出會心的微笑。


休息、聊天等後面的車友前來會合。


大夥兒見烏雲密佈,經討論後決定不在此用餐,想趕在下雨之前下山去。


明池、棲蘭午後常常起霧,雖一路下坡更須謹慎小心。


台7線77公里處,三7連線並沒給我們帶來好運,離開此處後下了一陣不算
小的雨。


小心翼翼,走走停停,終抵百韜橋了,此處右轉往梨山、太平山,左轉往宜蘭、羅東,而此時
雨也停了。稍微休息了一下,往今天的終點宜蘭騎去。


這是今天的戰果,小P 委屈妳了!


圓山鄉路旁等後面的車友跟上

晚餐原本想吃圓山鄉出名的魚丸米粉湯的,可惜到的晚了,店家已準備打烊,後改吃合菜,
由酣眠兄買單,酣眠兄再次謝謝囉!


餐後在酣眠兄府上稍微沖洗小摺後,趕往宜蘭車站準備搭車回家,七點二十二分的自強號,幸
好每人都有座位,圖為打包小折的情形,相形之下阿魯米車友的大車車收納起來就大費周章了。


車車打包後在月台上候車


上車後車車放置在飲水間


騎乘剪影~酣眠兄提供


小P與TR~酣眠兄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tnmark 的頭像
    wtnmark

    馬克藥師的單車生活

    wtn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