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午遊潟湖、賞黑面琵鷺 晚上再嚐台南小吃
中午離開高雄之後,便開車直驅台南蛙哥家,
因蛙哥仍在學校有教無類,遂由阿寶帶路,一路開車來到七股的潟湖,欣賞黑面琵鷺。

首先進入黑面琵鷺教育研究中心參觀,

中心內主要為遊客提供黑面琵鷺生態解說,並從事重要的研究及救護工作。

舉凡到此一遊的遊客,大都會在這中心入口處,有黑面琵鷺立像的牌樓前留影,
馬克與美彌子當然也是不例外的。


隨後三人將小摺卸下,騎往離研究中心不遠處的賞鳥區,觀看黑面琵鷺去。

將車停好後,一旁的遊客不僅對河口的黑面琵鷺有興趣,
對美彌子的坐騎~御風遊隼,也是興趣十足的端詳、研究了許久。

一整群的黑面琵鷺群聚在河口的遠處,肉眼不易觀察,只看到彷彿一堆樹枝似地黑點立在河中央。

即便是從研究中心提供的高倍望遠鏡中觀望,也不是很容易看清楚的,

還好中心另外提供了液晶電視現場轉播黑面琵鷺活動的畫面,才稍稍的讓遊客們過過癮了,

隨後阿寶提議騎單車到鹽山去,
可已經下午四點十五分了ㄝ!馬克是有點遲疑的,但看阿寶的自信樣,那就走吧!

還好一路除了逆風之外,還算平坦。

公路的四下非常的空曠,幾無人車。

阿寶與美彌子並肩而騎,甚至還可邊騎邊聊,而無大礙。

且遇到好的景緻,也不曾放過的停下車來欣賞一番。

喔!哦!騎錯路了,一時害怕沒跟著高架公路而上,發現沒去路之後,趕緊回頭,

再沿公路而上。

在高架的公路上,往下望去,雖沒一望無際的翠綠,但一大片的水鄉也是很美的,

孤孤單單的一扁舢舨,

與這竹竿與魚網交織的插在池中,呈幾何圖形宛若塗鴉的美麗線條,難得一見喔!

一個高架路段剛上去又下去,才沒多遠的,高架路面又來了,

而且也隨即又下去了。

七股鹽山右轉,應該快到了吧!

右轉之後,仍須前行1~2公里左右,遠處左前方11點鐘方向,三角點就是鹽山了。

抵鹽場時,夕陽已快沉落地平線,
鹽場也屆打烊,經阿寶與入口處商量,得以免費入場,

進入鹽場後,火速在鹽山前留影,
原本應該是白帥帥的鹽山,經長時間的風吹、雨打、日曬之後,已變成發黴似地小山丘了。

鹽山一旁的鹽屋,也應景的裝飾成如北國之雪屋,

已五點二十分了,經與阿寶、美彌子商量後,決定兩位小姐在鹽場等候,
由馬克獨自騎回賞鳥停車處,開車回來接兩位小姐。

幸好回去開車的路是順風的,加上也沒甚麼車子,一陣狂飆之後,迅速接兩位小姐回台南市區。

回台南後,蛙哥已下課久候在家,隨即逛台南吃傳統小吃去,

此趟再度光臨台南,雖與上次車隊來時,只差約兩個月的時間而已,但氣溫已明顯下降加上是夜晚,
因此決定以熱食為主;
第一站來到沙卡里巴,品嚐天下第一板~棺材板;
說起這棺材板,名字雖不雅,但提起台南市,大都會讓人聯想到這道著名小吃的,
棺材板這三個字,在以前簡直就是與台南市劃上等號的,但看了幾次車隊在台南的遊記,
蛙哥卻是很少把這棺材板列入行程內的,唯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台南市好吃的東西太多了,
多到連蛙哥偶爾會把它給遺忘了!

棺材板馬克大約是三十年前吃過的,但長的怎麼樣?如何吃法都忘了,
未上桌前,還一直以為是像三明治一樣,用手直接拿著可以邊走邊吃的,
但上桌後,見盤子上裝著一片醜不拉嘰的吐司,其中隱約可見濃稠之物,蠢蠢欲溢,還附著一副刀叉,
一時之間傻了一下眼,

見一旁的美彌子與蛙哥,慢條斯理的將吐司蓋掀開,一陣香氣撲鼻之後,
才逐漸的喚醒馬克對棺材板的記憶了!

而這道也是棺材板本店招牌的豆腐羹,任憑馬克再怎回想,卻是印象全無的,

但對沙卡里巴當年的盛況,比照今日之涼景,倒是感觸比較深的,
沙卡里巴原為日語“綜合商場”的意思,位於中正路、友愛路與海安路之間,日據時代即已形成,鼎盛時期與
基隆廟口、士林舊夜市小吃、北市圓環鼎足而立,誰知經二三十年的變遷後,繁景不再,
僅剩棺材板老店獨撐全場,真令人不勝唏噓啊!

第二站聽蛙哥的建議,喝杏仁湯,看這人潮(其中還有外國人噢!),就知口碑了。

杏仁湯的選擇(加料)也是多樣的,但總不脫這濃稠的杏仁味湯底,
杏仁的香味濃純、香郁自不在話下,重點是它屬純天然不加人工杏仁香精,甜度也適中;
馬克以前未進屈臣氏,自營藥局前也賣過中藥,杏仁的天然香氣就如同這家店所賣的杏仁湯的香醇,
絕非現一般菜市場或量販店所標榜現場碾的杏仁粉之嗆鼻,會嗆鼻的杏仁粉大都是加了人工香精的。

美彌子點的是油條杏仁湯,那油條炸的金黃色、酥酥脆脆的,
也與一般豆漿店炸的焦黃甚且有阿摩尼亞味的油條不同,好吃極了!

接著品嚐蝦仁飯,原來想去的矮仔成已打烊,便轉到這在矮仔成斜對面的集品來了,
不過沒關係的!聽說兩家是系出同門的,

最大的差別在矮仔成的飯會乾一點,
馬克吃過之後感覺還好,不知特色在哪?飯雖像是滷肉飯,但不見滷肉末,應不是滷肉飯,
倒像是拌好的醬油飯上面鋪了層蝦仁而已,

而這蛋花湯,
噢!不是蛋花湯,店家一再強調是鴨蛋湯,可蛋花湯好好的大家都唸習慣了,
為什麼賣蝦仁飯的,特別要標新立異的煮個鴨蛋,然後叫鴨蛋湯的呢?
馬克的直覺是鴨蛋比雞蛋貴,又沒人煮來賣,可賣的價位高一點,
可是細問之下,除了與眾不同之外,其實是另有來由的:
養鴨場每日會到賣蝦仁飯的店家處,收集蝦仁飯店不要的新鮮蝦頭、蝦殼餵蛋鴨,
再將蛋鴨每日所生之紅仁鴨蛋,回銷給蝦仁飯店家,蝦仁飯兼鴨蛋湯即出此處。

蝦仁飯雖吃不出特色,但還是香噴噴!很可口的噢!

這個畫面上次與車隊來時逛過,不過晚上經燈光照射之後,感覺又不一樣了噢!

深藍色的牆面,在夜色之中是不是更顯神祕與憂鬱?

馬克常見各地在賣鱔魚麵,從未曾試過,而鱔魚麵應也出至台南,故建請蛙哥帶路一嚐鱔魚麵,
這當然也難不倒蛙哥的,
這家位於國華街沒店招的鱔魚麵,生意也是挺好的!

豬腸四神湯,豬小腸煮的不致太爛,湯裡幾滴米酒香,好吃!沒話講!

但這鱔魚意麵就過於甜膩的不對馬克與美彌子這北部人的味蕾了,
鱔魚脆脆的,口感不錯,但比之鰻魚的軟嫩,馬克還是比較喜歡鰻魚的。

一碗鱔魚意麵下肚之後,已裝不下任何東西了,
再逛北勢老街去!

北勢老街上次與車隊來時是白天,
夜色之中的北勢老街在昏黃的燈光下,益顯的滄桑與落寞。

然幾家創作工作室經過特別設計後的招牌與燈光,
在老舊昏暗之中,又特別的顯眼與突出。

所展出的作品既是前衛,



又是抽像的,

真要令老街有不知今夕是何夕,又將何去何從之慨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