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塔塔加遊客中心拍完照,與美彌子報平安之後,不敢久留的朝阿里山方向的台18線滑下,
經塔塔加停車場之際,忘了因甚麼事,稍稍停了一下,
這兩位是遊客也是車友的張姓(右)、楊姓(左)先生,見小摺出現在塔塔加,熱絡的趨前小聊了一下,
進而馬克竟也被認出來了~
還好馬克今天的行為舉止,尚合乎優良的國民規範,否則形像可不堪設想了!

下滑的心情是愉悅的,車速當然也是飛快的,
記憶裡供獼猴跨越台18線的吊橋,咻......!的一下就到了,
這是馬克第三次經過此處,仍沒見到獼猴出沒!

不過沒關係!
今天就由馬克與蛙哥客串一下好了!

繼續往下!
誰知獼猴卻出現在這公路旁的護欄上,排排坐起來了,

至於猴群們為何出現在此?
是山居無聊,假日特地跑到公路旁,看形形色色的車潮與人潮來的?
抑或是特地跑出來給人類看的?

非也!非也!
牠們可是聰明的想趁假日遊客多的時候,乞食來的!
但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啊!可千萬別一時好奇、別一時側隱之心大發,就上了猴群們的當而餵食起來了喔!
想想高雄柴山,猴群的惡行惡狀吧!那可也是人類咎由自取的噢!

猴王:喂!
蛙哥啊!你現在是怎樣!相也拍了,我的徒子徒孫們也都被你看過了,怎一點表示都沒有!
快點把好吃的拿出來吧!否則嘿嘿!我可要把這部從沒見過的小橘留下來噢!(旁白設計馬克)

可別看這母猴有著一付母愛的光輝,可是很兇的!
蛙哥想站在一旁與其合影,誰知蛙哥不知有意或無意的沒給合影費(食物),她可是兇的齜牙裂嘴以對,
嚇的馬克與蛙哥差點屁滾尿流的ㄝ!

離開猴群後,續往下經神木,
神木距台18線路旁有850公尺之遠,

無奈小摺沒人看管,那就勉為其難的在路邊往下照張相好了。(圖中巨樹,樹旁有看台環伺的即是神木)

再往下,到了自忠特富野古道口,一群遊客對小摺從塔塔加下來,莫不嘖嘖稱奇!
尤其是這位劉小姐,她也有一部T2,看馬克騎著T2竟也能翻山越嶺的,
可也激起她想騎小摺環島的雄心壯志了噢!

離開自忠後,仍是往下,但自忠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這段約十一、二公里的路,是屬於緩下坡路段,
可能與想像中的自塔塔加之後,就可一路快速的下滑有落差,與蛙哥騎來並不覺輕鬆,
但終也是到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大門口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大門正在整修,
現正值櫻花季又是週六,車流與人潮特別的多,在大門口一側的人行道上,匆匆拍完照後,火速走人。

不一會兒,下到這個路口,右轉進入可抵二萬坪的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環境清幽,別有洞天;
95年與美彌子上阿里山度假時曾在那裡過夜,
今天與蛙哥的行程不在此,故過而不入,

直朝山下衝去,
然後一路十字路、石卓、巃頭、隙頂而過,

看一下影片,這是滑下的過程,在十字路附近看到的雲瀑:
以前我們的生活,非常的樂天知命,懂得分享,完完全全的有福同享,
比如說:部落內某人到深山裡打獵,當他捕獲獵物時,只要在山頭上大喊哇.....嗚!
馬上便有壯丁,上山去幫忙把獵物給扛回來,而住在附近的鄰居親戚們也沒閒著,
馬上就在涼亭內洗洗刷刷的準備烹飪獵物,當晚即一起共進晚餐,一起同樂,一起分享,及至盡歡而歸,
而被宴請的賓客,離席之際都會向主人說聲:a veo veo yu!(意即衷心感激之意)
馬克問:這種生活方式不就叫今朝有酒今朝醉嗎?為甚麼你們都不會未雨綢繆的想,如果明天打不到獵物時,
要吃甚麼啊!不會留一些肉明後天再吃嗎?
欸呀!這叫做分享!你懂嗎!明天沒打到獵物時,就到有抓到獵物的人家去被分享就好了呀!

林媽媽接著說:
之後時代變遷,喪葬文化改變,現在家裡有人往生時,都葬在公墓裡了,
保育法實施後,也沒獵物可獵了,涼亭的作用也因此式微,
最近幾年茶山村發展觀光,當初才會有所謂的茶山生活公約、環境公約被提出來約束村民,
但現再看來好像也沒甚麼約束力了!

那為什麼要在涼亭內掛串香蕉呢?
剛剛說了,涼亭是族人之間的交際應酬,分享之所在,涼亭既是茶山觀光之特有文化,
現沒獵可打,也沒多餘的錢買山豬肉分享親朋好友以及遊客,就算有的話,山豬肉掛在涼亭內,
我看滿堆的蒼蠅該是'第一個來向主人說a veo veo yu 的吧!(此話一出,引來一陣哄堂大笑)
後來村民們想到芭蕉在茶山隨處都有,遂涼亭內就改掛芭蕉來分享到茶山觀光的遊客,
可是這也不是辦法,之前有某報報導說:到茶山觀光,看到涼亭內掛有芭蕉,任何人都可拿來吃,
只要說聲 a veo veo yu即可,
之後就出現,轎車開到涼亭前,然後下車把整串芭蕉丟上車,即揚長而去的情形,
欸!這些人真是嚴重的扭曲了分享的意義了啊!

時間過得真快,尤其是聚會閒聊的時候,一晃的已是十點了,
準備離席就寢之際,黃先生泡出自家生產的好茶來了,
通常晚上馬克對茶、咖啡之類含咖啡因,會影響睡眠的飲料是敬謝不敏的,因此在此特向黃先生說聲抱歉了!

回房之際,仰望暗空之中繁星點點,小徑旁卻出現了幾隻蝸牛躑躅而行,敢情是濕氣已重,即將下雨之兆?

今日總上升落差:2392公尺。
最高點落在塔塔加的2628公尺。
綜觀高度表,從同富上塔塔加是一路的直上,完全沒有稍稍平緩之處可以稍事休息,
從塔塔加下台18線的阿里山公路,也不盡然是一路的下滑到龍美,其間仍有小上坡路段,最易讓人輕忽,
即使從129鄉道而下,雖有前段到達那伊谷七百多公尺的落差,
然最後摸黑騎抵茶山前的上下起伏路段,才是最最累人之路段喔!

註:
茶山環境公約如下:
- 不隨便丟棄垃圾。
- 不打鳥與野生動物。
- 儘量種植花木,美化環境。
- 不電、毒、炸、網、捉茶山溪河水中生物。
- 珍惜並保護資源(山、水、樹、動物、植物、文化)。
- 防治公害污染
生活公約:
- 喝酒不乾杯,不賣酒給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
- 限夜晚十時停止吵嚷聚會,店舖請於晚間十一時以前營業。
- 飆車請大家共同阻止、並檢舉。
- 夜晚十一時以後遊蕩之青少年、兒童由鄰長通知家長帶回,經由三次勸阻不聽,將於村民大會公佈姓名。
- 外地人於茶山出入不明身分者,應交由警察單位處理。
- 父母注意子女,不得隨意留宿他人之家。
- 防範破壞、偷竊,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 維護各種公共設施(道路、路燈、器材‧‧‧‧)。
愈了解更多的茶山文化可上:
http://www.e-tribe.org.tw/cayamavana/DesktopDefault.aspx
查詢。
以下騎乘剪影感謝蛙哥提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