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藍鷹~Birdy Sram3X8加入馬克家族有一段時間了,除了一般的晨騎之外,鮮有機會做長程與登高的測試,總覺遺憾;
況且今年以來的活動,大都為三天兩夜、四天三夜的行程,剩下的休假扣除天候不良,都得用來處理一些瑣碎的事,
看來要測試藍鷹~Birdy Sram3X8的時間真的很難喬,也很有限。
然時間還是人找的,今天排休,昨晚看了看氣象報告,桃園、新竹地區的天氣還可,那可得趕緊把握機會了!
記憶中有好久沒上宇老去了,李棟山莊與朱老莊主的近況不知如何了?
睡前即打定主意:那好今天就上李棟山莊看朱老莊主去,而這段路應也是測試藍鷹~Birdy Sram3X8最佳的中級山路。
今日行程:龍潭→關西→橫山→內灣→尖石→那羅→宇老→李棟山莊→宇老→那羅→尖石→內灣→橫山→關西→龍潭
總里程數:110公里

一早六點超過一點點,帶著美彌子特地為馬克準備的飯糰,往關西的台3線騎去,
一路車友不少,看來大家都是有志一同~趁著清晨涼爽,多趕點路來的!

行經關西的羅馬公路口時,
哇!乖乖!才六點四十五分而已,已一大推車友聚集在此處了!
今天的羅馬公路鐵定熱鬧了!

再過半個小時,進入橫山鄉了,
今天週休,亞泥運送石灰塊的流籠彷彿被凍結住,一動也不動的懸掛在台3線的上空。

在左轉進入120縣道時,經不起古老、典雅、懷舊的內灣線合興車站的誘惑,

便進入晃了一下下,

這兩三年來,經過此處的機會,不計其數,

每次經過,明知合興站這兒也沒甚麼好看的,但卻總情不自禁的就繞進來了;

剛粉刷過,色彩鮮明的站房,

站房旁一整排擺飾用的鐵軌轉撥器,倒還是之前沒注意到的;

花了約20分鐘拍照之後,匆匆再上120縣道。

騎過火車內灣線富貴站前的平交道之後,有一段的鐵軌是與120縣道平行的,

再往前要進入內灣老街了,

一旁鐵軌上的明隧道,彷若一列水泥列車靜止不動的跨在鐵軌上。

早晨八點的內灣老街,歷經前一天白晝的喧鬧,雖經一晚的睡眠,仍未甦醒。

穿過寂靜的內灣老街,在內灣吊橋前留影後,沒多做休息的往尖石方向前進。

120縣道旁全台第二長的吊橋(全長220公尺全台第一長吊橋為南投縣的坪林吊橋長350公尺),
同顯孤寂的橫跨在油羅溪之上。

經北角大橋後不久,進尖石市區,仍沿120縣道直行的是往八五山方向,欲上宇老則須右轉過尖石大橋接上竹60鄉道;
過尖石大橋時,可見油羅溪中兩塊巨石如巨獸般的蹲坐河道上,溪水雖也淙淙,卻是比夏季時來的娟小細流。

右轉竹60鄉道後,一路平緩而上,及至過嘉興大橋後,路面陡升且長,往往會對首騎的生手殺個錯手不及!
尤其是近比麟大橋附近更是陡到不像話,果然一隊從桃園開車過來,從合興站出發的車友(大約六、七人),
在比麟大橋附近中箭下馬休息了;
而藍鷹~Birdy Sram3X8在熟悉路況的馬克調教之下,穩穩的度過首波的難關,繼續朝錦屏大橋挺進;
在未過錦屏大橋之前,隔著那羅溪的這一側已隱隱可見泰雅勇士像、以及像下與一旁的明隧道。

再把鏡頭拉近,泰雅勇士像更顯栩栩如生,

然後過錦屏大橋,橋的兩旁橋墩上矗立著一、二十座與泰雅族文化、生活有關的塑像,

而在未過橋之前另有一梅花道路是通往梅花、竹林、花園部落的,也是一極具挑戰的路線。

過橋後見一車友頻頻掛電連絡、指導剛剛在比麟附近休息的車友,通往錦屏大橋的路線,深恐渠等騎向梅花部落去了,
這位車友一看就是老手,與剛剛所提開車到合興站才出發的新手不同,他是一早就從桃園殺過來,企圖要挑戰大滿貫路線的,
頻頻問馬克從宇老下去之後的路況如何?
老實說,大滿貫路線是馬克去年三月的戰績,太久沒走了,實在是幫不了甚麼忙的!

過錦屏大橋後,右側山壁嶙峋,看得出來鑿挖的痕跡,

約莫一百公尺的距離,過泰雅勇士像隧道。

通過隧道之後,回身再給泰雅勇士像一張特寫。


然後再一段吃力的上坡路段,便抵也是景點之一的青蛙石了,
緊鄰著那羅溪旁,稍稍寬廣的腹地,有一座涼亭,擺置了幾座人工雕刻仿製,
但已毀損泰半的或彈吉他或戴眼鏡,逗趣的卡通青蛙,

其實在這兒的那羅溪溪谷裡,真的是有顆巨石是形似青蛙的
(圖中渾圓的巨石即蛙頭,當山洪暴發時可以看到一隻青蛙奮力的往上遊跳躍的樣子)。

過青蛙石後,繼續往上,

那羅村便到了,那羅村這裡海拔約600公尺左右;
許久沒來,那羅村可以感受到有了些許的改變,至少是多了這賣早點的流動攤販。

剛出那羅村,手腳有點發軟,是血糖降低的徵兆,便停在圖中的大樹下吃起巧克力來。

這圖是從上圖大樹下回拍那羅村村口的景緻的。

五分鐘後,再度出發,往宇老的路,即一路的攀升;
那羅村也逐漸的變渺小起來。

這是那羅村村中的兩座教堂,

分別以鏡頭拉近後的效果,看起來蠻有特色的樣子!

此後艱鉅的路段悄然開始,
印像之中,那羅距宇老約12公里,海拔從600公尺上升至1500公尺,平均坡度約在7.5%,不可謂不陡!
回想95年三橫一豎高山環島前,總計六趟上下宇老、李棟山莊的練騎,對體力、腳力的精進,以及山路熟悉度的增長,
真是助益良多啊!
喔!哦!記憶裡圖中這段上坡路段是一座明隧道出來之後的一段路,也是一段令人為之氣結,上氣接不上下氣的艱困上坡路段,
在盡頭處右轉過一小橋,左邊有一賣檳榔、飲料的小店,以往與光哥同行也好,一人獨騎也好,好幾次都會在小店旁歇喘一下再上的!

過小店之後,仍是不等閒的繼續往上,
然後回望上圖所言,明隧道剛出來的路口,應可感受出陡度之可見一般。

然剛剛上來之路,還只是前菜而已,
來了!來了!主菜端上桌~髮夾彎出現了!
奮力而上之後,仍是一段綿延不絕的上坡路段。

金財商店到了~這是那羅上到宇老唯一的飲料補給站,
馬克有時會在此休息買飲料,有時匆匆而過,今天太陽很大,非得在此補充飲料不可!

五分鐘後,硬著頭皮出發,想當然的仍是一路的陡上,
藍鷹~Birdy Sram3X8的檔數在內變一,外變三之間輪流替換。

上升一段路之後,下探金財商店與另一家已歇業的店家之間曲曲折折的來時之路,
心想騎乘之間儘管吃力、辛苦,代價還是看得到的!

又是一髮夾彎,很陡!此番上來心理上當然有準備的,但路況差倒是始料未及的!
最近不是沒颱風下大雨的嗎?路怎搞得如此的坑坑洞洞啊!
今天一路過來,不少中巴呼嘯而過,看來鎮西堡、司馬庫斯方面神木的旅遊行程,正當紅噢!

這圖是上圖髮夾彎遠端一部小轎車正要過彎吃力的往上催油門的情形。

髮夾彎一個過完,還有下一個在那等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