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草綠色隧道驚豔之旅
離開安平樹屋,往四草綠色隧道,仍是再上鹽水溪自行車道,往海口的方向騎,
而越往海口,景色也越趨的清朗、開闊。

鹽水溪河床裡的漂流木。

形影孤單陷入沉思中的大白鷺鷥。

未久鹽水溪的出海口到了,橫跨出海口的大橋即台61線西濱公路上的四草跨海大橋。

蛙哥將車停在一旁,為美彌子解說,四海綠色隧道就在鹽水溪對岸,待會將越四草跨海大橋而過。

越靠近外海,看浪潮陣陣的往鹽水溪內推送,可以感覺得到,此刻正是漲潮之時。

騎行至快抵跨海大橋處時便迴彎而下,離開自行車道,

然後找上四草跨海大橋的入口去。


上到四草跨海大橋後,橋上所呈現出的是另一番的景色~一群釣客排排站在橋上垂釣。

下橋後右轉,大眾廟出現在左側,

而四草綠色隧道的行程便是廟方在管理收費的,
剛到時因只馬克與美彌子兩人而已,不便出船,先前往抹香鯨陳列館參觀,半個小時後,另三人加入,

便開船了,蛙哥因前次車隊來時曾體驗過了,

加上這四草綠色隧道行程設有專業導覽,故還是委屈的留在岸邊照顧小摺,
對此馬克甚感過意不去,只能在此向蛙哥再說一聲:感恩啊!

開航了!映入眼簾的景色,正如圖中顯示的令人滿心期待,

導覽小姐一路細心、詳細、深入的解說紅樹林的生態,

但馬克心在兩岸的美景,至於導覽小姐的解說就當聽聽而已。

岸邊一隻大白鷺鷥,見舢舨靠近,

驚慌失措而飛。



哇!舢舨駛入風景最美的綠色隧道了。

導覽小姐仍在盡責的解說,

馬克卻是一路狂拍不已,深恐遺漏了某些精采的景色了。

一般所謂的綠色隧道,大都指的是在公路兩旁,古老、高聳的路樹,樹蔭遮蔽公路路面,人車行走其內,
好似穿過綠色之隧道。

但此四草之綠色隧道,顯而易見是與公路綠色隧道不同的,

坐在舢舨上,穿過低矮甚至幾乎掠過頭頂的紅樹林之間的感覺,非常的特殊;

馬克以今生首見來形容,並不為過,

難怪有人要把它比擬為台灣的亞馬遜河叢林了。

這條四草綠色隧道主要是由包含了五絞梨、海茄苳、欖李與水筆仔等植物生長在水道兩岸所造成的,

當然也還有一些像是苦林盤、木麻黃、台灣海桐、木槿、馬鞍藤、濱刺麥等伴生植物,藏匿其中的。

Ya!看美彌子樂的!顯然有被這奇景感動到了!

那喬下位置,來張自拍吧!

ㄟˊ!綠色隧道水面上的倒影也很好看的ㄝ!

這倒影應該是與公路綠色隧道的最大不同點了。

美彌子坐好了噢!再來一張!

一路所看到的紅樹林都是綠色的植物,那為什麼要稱之為紅樹林呢?
紅樹林中文名稱由來是源於紅樹林科植物,因其木材成紅色,樹皮含丹寧可提煉做為紅色染料,
因此被稱為紅樹。
導覽小姐仍滔滔不絕的解說著。

就有限的資料記載,台灣主要紅樹林樹種(符合「真正紅樹林」定義)原本有六種:
紅樹科的「紅茄苳」、「細蕊紅樹」、「水筆仔」、「五梨跤」;以及使君子科的「欖李」,
馬鞭草科的「海茄苳」。

可惜在過去人為的大肆開發之下,細蕊紅樹先於50年代宣告消失,而紅茄苳也在60年代步上滅絕,
目前此兩種在台灣已經消失,主要歸咎於50年代高雄港的擴建工程所致。
目前台灣僅存水筆仔、五梨跤、欖李及海茄苳四種主要紅樹林,南部與北部的主要分布樹種又明顯不同。
北部僅見耐寒性較佳的水筆仔(Kandelia candel),中南部所分布的水筆仔多為後來刻意的移植栽種。
海茄苳則廣泛分布在中南部沿海潮間帶,可說是這四種紅樹林中適應力最強的優勢種。
欖李與五梨跤數量較稀少,且只分布在南部地區。

喔!噢!四草綠色隧道的終點到了,要回頭了。

對不起!插播一下:
讚!這段行程真的很棒!
到台南來記得一定要來體驗一下噢!(非廣告)

回頭仍是循來時之路,

景色依舊,

但因向陽、背陽的關係,

來回的景色也會因不同光線、明亮
、陰暗而感受不同。
大眾廟這邊除了這條綠色隧道之外,是還另有一條四草湖生態路線的,
該路線是沿著竹筏港、運鹽古運河、嘉南大排、鹽水溪繞一圈,
沿途導覽週遭的漁場生態,因旅程比四草隧道長,
收費也貴了50元(四草隧道全票150元),但兩者非假日前往時最好先電話預約。
四草這地方除了大眾廟、四草綠色隧道、四草湖、抹香鯨陳列館之外,
還有四草砲台及四草大橋夕照可供遊客選擇的。
四草綠色隧道行程已接近尾聲了,
這就是四草綠色隧道的碼頭,往四草湖生態旅遊的碼頭,則是在循著階梯過去的另一側碼頭。
隨後回頭再往延平街逛去,
這椪餅看起來蠻可愛的,但是是空心的噢!
老闆解說吃法:鍋底先用麻油薑片爆香,放上椪餅,並在餅的上頭挖個洞,打入一顆雞蛋,
然後壓扁兩面煎熟即可,相傳是產婦坐月子時的滋補聖品。
上午十一點半的延平街,人潮漸漸多了!
甚麼!澎湖名產!難不成馬克來到澎湖了!非也!非也!
這現象突顯出每個旅遊景點已逐漸失卻在地的特色了!
續逛!
馬克對這種人多的地方其實是不怎麼感興趣的,尤其是所謂的市集或夜市之類的;
但蛙哥為何還要帶著再走一次延平街行人徒步區呢!
沒甚麼!
就為了讓馬克見證一下永泰興的傳奇而已!
小小的一間不甚起眼的蜜餞行,竟能鎮日川流不息,聽蛙哥說下午以後,尤其是晚上,
顧客多到擠不進去,人潮可要綿延數十公尺遠的呢!真是給它太誇張了!
想想馬克可是幾年都沒吃過蜜餞了,真有那莫多人喜歡吃嗎?
美彌子也滿載出來了,
人就是這種心理,看見人多就好奇,然後就想跟著試試看,以致一傳十、十傳百,人潮便一發不可收拾了,
其實蜜餞多多少少是添加了色素與防腐劑的,偶一為之尚可,吃多了對健康無益的,
況且又貴,辣橄欖一包十二個五十元噢!馬克吃過也不覺特殊之處,不過就“百年老店”這四個字吸引人罷了!
離開延平街後,蛙哥問要不要吃仙草冰?
十二月的南台灣,白天還是很熱的,來點涼的是有其必要的,
蛙哥便帶到這家新開張沒多久的仙仁嫩仙草來了,
這家先仁嫩仙草也沒給蛙哥洩氣,未進入店裡,在路的這端就聞到陣陣的仙草香了ㄝ!
與美彌子合點了一碗芋圓仙草凍,
嗯!芋圓的芋香濃郁且香Q帶勁,仙草凍則滑嫩順口的不亞於鮮芋仙,而仙草特有的香氣則也不輸關西仙草噢!
真是讚啦!
跟過幾次蛙哥的南市美食行程後,馬克發現蛙哥的美食行程,並不一味的聽從報導,人云亦云的盲從,
反而是處處親身試吃之後,真正是美食的才會收納入私人的美食店家,除非特殊無可取代的。
台南的牛肉湯也是全省獨一無二的美食,馬克吃過兩次,美彌子從未試過,
經馬克提過幾次後,美彌子當然也是躍躍欲試的,蛙哥便帶到旗哥這兒來了;
旗哥牛肉湯原本不在蛙哥的牛肉湯美食之列的,
他也是上上次的車隊活動時才知道旗哥牛肉湯的。
由此可知台南美食之多,多不可數,也不必偏執於非某一家不可,只要個人對味,
攤攤是美食啊!
吃過牛排的人都知道,點牛排時,服務生都會問:牛排要幾分熟?
這牛肉湯也不知哪位美食家想出來的,牛肉一般都是需要久煮才會爛的,
但當牛肉半生不熟時(當然也是要看部位的),卻又是香嫩可口的,
牛肉湯的做法即是將切成薄片的牛肉沖進滾燙的高湯裡就成了(當然也少不了獨家配料的),
看碗中的牛肉,大概只有七八分熟而已吧!
點牛肉湯一般都會附上一碗魯肉飯,一碗牛肉湯、一碗魯肉飯下肚之後,大概也七八分飽了,
蛙哥說先回家再開車去吃魚麵跟小卷米粉。
回到蛙哥家後,馬克發現肚子還飽飽的,實在是裝不下其他東西的,
加上已離家五天,難免歸心似箭,便向蛙哥、阿寶道別了!
蛙哥、阿寶感謝兩天來的陪騎了!
至於魚麵跟小卷米粉,幫馬克記著下次再來了!
可台南的行程這樣就結束了嗎?那可不!
還央請蛙哥帶我們去買了這菜粽(素食粽子)回龍潭與Ivy、Shadow分享。
南部粽大都是用水煮的,粽子本身淡淡的,沒甚麼鹹甜味道,吃的時候必須佐以沾醬來提味,有的甚至
還灑上花生粉的,這對馬克而言,嚐嚐鮮一次就夠了。
另外車經赤崁樓時也不忘帶了四杯的阿川冬瓜茶回家。
這則是在延平街時買的椪餅。
車子跑在中二高經沙鹿時,想何不趁此機會帶美彌子吃沙鹿肉圓去!
便下交流道,到這阿清肉圓來了,沙鹿有幾家出了名的肉圓店,
看網路上都是介紹肉圓春、肉圓福的,可屈臣氏的在地員工卻介紹馬克到這家阿清肉圓。
馬克確實在阿清這裡吃過幾次,無論皮或內餡都覺得不錯吃,
馬克有幾次這樣的經驗,外來客相傳的著名小吃店家,往往與在地人不同,
像清水的筒仔米糕,外來客喜歡到王塔,在地人卻是到阿財那兒去,馬克兩家都試過了,阿財勝出;
至於沙鹿這肉圓,有機會馬克也會試試,不過今天和美彌子來吃的阿清肉圓,是兩人各吃了兩個噢!
好不好吃?想想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