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的出差連結休假,在中部騎單車的機會,差點給米塔冬颱給毀了。
昨晚的氣象報告預測今天的天氣非常不樂觀,但仍抱著僥倖的心態入睡;
午夜三點被一陣滴滴答答的雨聲給吵醒了,不自主的佇立窗旁,
欸!還真是給任立瑜料中了!今天是無法上大雪山了!
四點半再次醒來,咦!雨竟停了!
那可不可以上大雪山呢?
到底去不去?出發不出發?一直在腦際盤旋,
原本計劃五點從大甲出發到東勢,然後上大雪山的,但天氣如此不穩,還真有點擔心哩!
不過想著想著,隨即有個腹案應運而生,何不把小摺載至東勢再看氣候的變化,決定上不上去?
到東勢如又下雨即打道回府,或即使沒下雨,騎到半途下雨了,馬上回頭在東勢就有車車可坐,
也不必淋雨淋到大甲。
打定主意後,抵東勢已八點多了,整理妥當後,便向商家打聽大雪山方面的資料
(4、5年前坐遊覽車去過一次,但已沒印象)
請問:大雪山往哪方向走?有多遠?海拔多高?
對方回:從這直走第二個紅綠燈左轉就可上大雪山,多遠?大概17、8公里,海拔大約1千7、8百公尺吧!
聽了心裡暗自高興,17、8公里,高只1千7、8百公尺,那中午左右可到達,然後兩三點就回東勢嘍!
那再請問:你看今天會不會下雨?
對方信心十足的回:不會啦!不會啦!
見對方十足把握的回答後,彷彿吃了定心丸似地勇敢的朝大雪山出發去了。
騎沒多久見路標指示“大雪山森林遊樂區28公里”
咦!怎麼跟剛剛問的多了10公里!
唉呀!才10公里而已,這樣坡度才不會太陡啦!傻瓜!(鄉愿的自我安慰一下)
喂!喂!喂!這是怎麼搞的?這裡寫36公里又是怎麼一回事啊?
真是被搞的糊塗了!
啊!不管了,都騎到這了,不繼續騎上去行嗎?
俗話說:頭都洗了,不剃可以嗎?
不過路況還不算陡就是了啦!
哇!好高喔!待會兒要騎到中間那個房子的上方ㄝ!(不過事後證實,這個高度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髮夾彎之一。
路旁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呼!氣喘嘘嘘的終於上來了!(這期間有兩三部汽車各載著兩部單車上山,
應是想從大雪山頂往下騎,享受俯衝、騁馳的快速感吧!)
哇!美景出現了!今天想必不虛此行了。
颱風外圍環流的關係,天空雖陰,還好並不沉沉的,
甚至一絲兒風都沒有ㄝ!慶幸這趟雪山行押對寶了!
雪山觀光農園到了,山坡種滿了待採收還袋套著的甜柿,個個飽滿豐碩,讓人看了真想當下就咬他一口。
大雪山觀光農園路旁的玫瑰。
山路呈之字型環山而上,這個角度的遠山美景會一再的出現,但高度不同,
顯現出來的美感與層次也不盡相同。
路旁叉路一景,落葉堆積路的兩旁,車行應不多才對。
哇!超棒的!有此美景,心願足矣!
又一路旁叉路,落葉滿地寸步難行。
15公里處,標高990公尺,東勢鎮海拔約380公尺左右,
大略的計算一下,這15公里的坡度約4%,還好啦!
但如果連續上升4、50公里的話..........。
大棟派出所在前方300公尺處。
路旁攤販賣的甜(水)柿,個個嬌豔欲滴的。
山路獨有的流線弧形,忍不住的按下快門了。
反光鏡中的道路線條之美。
這是另一角度的山景,遠山重重似乎更美了。
山與山之間,充滿了另一種虛幻的山嵐,就像一幅潑墨山水畫作般的美麗。
趁著休息也來張自拍吧!
路旁蒼翠的竹林。
同一角度的山景,但海拔較高些,再多了一顆樹,感覺就差很多喔!
20公里處,海拔1325公尺,換算坡度快逼近5%了。
中部的高山景色,還是與北橫、南橫有些許不同。
兩個連續相隔不遠的大髮夾彎。
這是站在路旁瞭望台上取景的。
看見雲海了!這是另一形態的雲海;“雲海上面沒有陽光的雲海”。(這樣形容不知道對不對?)
也是雲海;雲海少了陽光的照射,感覺上也少了股令人震撼的感動。
路旁特地為這山桐子搭了看台,供人欣賞並立排解說。
山桐子是鳥類喜歡吃的果實之一,每當山桐子成熟時,聚集鳥類採食的同時,
也聚集了許多愛鳥人士的駐足賞鳥與攝影。
回望來時之路。
還是雲海,好像更靠近點了。
25公里處,海拔1672公尺,坡度5%多一點點。
補:九點四十分左右在這個髮夾彎碰到三部各載著兩部單車的汽車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開去。
該髮夾彎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