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晨起失落出發 午後一路順暢
昨天傍晚騎抵大港口時,已五點零五分了,眼看天色即將暗下,便與阿明趕緊找過夜處去;
大港口這地方是秀姑巒溪泛舟之終點,在夏天的旺季裡,人來人往的熱鬧異常,
但一般泛舟者抵終點後,隨即搭車回瑞穗的秀姑巒溪泛舟中心去,
所以大港口這兒的晚上與淡季是清淡的可以的,甚至是連一間小吃店都沒有的,
與阿明站在長虹橋頭四下望去,就只見向上泛舟兼營的奚卜蘭民宿而已,
未免摸黑趕路,昨晚就只好屈居在奚卜蘭民宿了。
但吃仍是個大問題,除了泡速食麵之外,則必須往北騎三公里到石梯坪的海產小吃店,或往南朝長濱方向的台11線沿途找吃的去,
洗完澡馬克與阿明正在為晚餐頭疼之餘,幸好奚卜蘭民宿裡有一三人的工程團隊(做學校籃球場公程的)也要外出吃飯,
經徵求同意後,才得搭他們的便車到長濱鄉把晚餐給解決了。
今日行程:大港口→北回歸線紀念碑(台11線)→八仙洞→長濱→寧埔→安通(玉長公路‧台30線)→富里(台9線)→
東河農場(富東公路‧台23線)→泰源→東河→夜宿都蘭。
總里程數:124公里。

黎明六點即起,在房間裡可以感受得到外頭的風,陣陣的朝窗戶拍擊著,
梳洗完畢步出房間,走向客廳,落地窗外美麗的長虹橋映入眼簾,正在心中讚嘆之際,
朦朧的天色中,細看之下卻令馬克大吃了一驚,窗外竟然是強風細雨蕭瑟,且地面一大片的濕漉,
霎時之間,昨天一整天大晴天的好心情,盪至谷底;

六點二十分,與阿明硬著頭皮,百般無奈的冒雨踏上第四天的行程;
因奚卜蘭民宿提供的早餐是指定在靜浦村的早餐店進食的,便朝奚卜蘭民宿對岸的靜埔村騎過來,
靜埔村的位置剛好就在緊臨太平洋的秀姑巒溪出海口,

而秀姑巒溪的出口,有座奚卜蘭島,
「秀姑巒」原是阿美族語「奚卜蘭」演繹而來,原為「在河口」的意思,
該島為一保護區,面積大如一個半足球場大,滿佈叢林,尚未開發,常有老鷹盤旋其上,
島的西面為寬廣的秀姑巒溪河口,分兩股河道入海,無論是從靜浦村或大港口村眺望,都是風景優美的,
在阿美族耆老口述中,從前的奚卜蘭島在夜晚時是呈白色的,因為奚卜蘭島曾是白鷺鷥的棲息地,
白鷺鷥佔滿了整個的島嶼,可惜這情形已經不復見了!
秀姑巒溪出產的魚類是阿美族人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其中最特別的是洄游的「虎蝦」,
阿美族人拿著三角網在出海口捕撈的情景,很是壯觀。捕撈到的蝦虎拿來做「沙西米」,
冰涼鮮美,是當地族人最珍愛的風味餐。

早餐吃完來張藍鷹與奚卜蘭島的合影後,

便穿過靜埔村,接上台11線往長濱方向而去,
用餐時向早餐店老闆請教了一下:大港口這裡除了奚卜蘭民宿之外就沒民宿了嗎?
有啦!我們靜浦村這裡也有民宿的呀!
那你們這有賣晚餐的小吃店嗎?
老闆面露難色的:不好意思!我們這裡沒賣晚餐的耶!
如此看來,靜浦村與大港口還是不適合單車客過夜的!

出靜浦村後,不多久經北迴歸線紀念碑,雨絲仍細細的飄,匆匆留影,
這北迴歸線與瑞穗鄉還有西部嘉義水上鄉的北迴歸線是同一條緯度上的,
也就說從此處往南在西部就是嘉義以南,氣溫越往南將越暖和了。

台11縣自大港口開始又恢復如花蓮到鹽寮、跳浪隧道群前般的筆直而長了,

加以東北季風的助吹之下,車速有如神助般的飛快,

行進的過程中,驀然瞧見千禧山莊矗立台11線旁,
去年與山海對話環島時,蛙哥熱心的交待,民宿主人很熱心的,經過千禧山莊時,可進入休息一下,或補充個飲水之類的,
奈一天160公里的行程,匆匆趕路竟沒注意到就給錯過了!
然今早到的早了,千禧還未開門,就留個影,以表曾到過了!

繼續往下,八仙洞到了!
雨還在飄,一整個沒心情,過而不入。

然後大俱來、三間屋、真柄、長光匆匆而過,
脫線經營的露營車民宿,彷彿一列露營車在海邊行進著,
椰子樹上的樹葉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送之下,不得停歇的朝著南方猛烈的搖擺著。

馬克與阿明在東北季風的加持下,

一陣狂飆之後,在七點四十分時抵長濱鄉了,仍是在長濱外環道上的7-11做補給;
也是去年山海對話環島時,在長濱郵局發生的窘事,幸好貴人相助得以繼續未完成的行程,
今天路過本該登門道謝的,但到的早了,就再找機會吧!

十分鐘後再出發,雨似乎已停了!
阿明的心境也似乎好轉起來,

唉呀!阿明小心!小心!可別衝進太平洋去了!
阿明呀!雨雖停了!一早被雨淋,積壓已久的鬱悶或許稍獲紓解,
可這下坡路段,你高舉雙手,V字型勝利的姿勢騎車,會不會太得意忘形了啊!


邊騎邊眺望海面,稀疏的陽光從雲縫中射下,心下寬慰幾許,
心想那太陽能向西移個一、二十公里到這陸地來,那該有多好呀!

急馳一段路後,回顧剛剛騎過來之路,竟也如此大幅度之彎曲。

今天大港口到長濱、寧埔的這段台11線,去年是首騎過的,今年再度騎過,心境上卻是截然不同的,

去年因著趕路,今年則雨來擾亂,感受不同,無心欣賞美麗的海岸線則是一致的!

此圖為上圖拉近之效果。

再過二十六分鐘後,玉長公路(台30線)右轉的路標出現了!

與阿明在路旁的海岸線觀景區,駐足了一下後,

便朝台11線右手邊的玉長公路(台30線)騎上。

玉長公路今年六月十七日開始的四天三夜新城到台東,193縣道、玉長公路、台11線之旅,才與美彌子騎過的,
所不同的是,當時是從安通騎過來,今天則是從長濱的寧埔騎過去,
玉長公路自寧埔開始,可以想像的是隨即就一路的往上攀升的,

越往上騎,寧埔村就越來越渺小了,

馬克與阿明一陣默默的踩踏之後,印象中超級大的髮夾彎(上坡)出現了,

這大髮夾彎六月份與美彌子從安通過來時,一路往下滑的爽度與順暢度,馬克的記憶還是猶新的!

可今天從寧埔這端騎上,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來了!來了!阿明正一步一踩踏的往上過彎中,

不過看阿明過彎之後,神色自若的表情,這髮夾彎對他而言,應該是沒造成多大的困擾的!

上髮夾彎之後,下探來時之路。

然後繼續往上騎,仰望前程,上升的路線隱然已現!

攀升一段高度之後,再回首剛剛騎上來之路,竟是如此之迤邐而長。

哈哈!又撿到一個了~台30線30公里的路標。
這台30線30公里的路標,六月份與美彌子來時雖也收下了,但此行環島而來,意義卻是份外不同!

繼續往上,前方仍可見上升的路線綿延不絕,而此時雨似乎也不干寂寞的再度攪局來了!
而阿明也把風雨衣給套在身上了。

九點十二分,終於看到玉長隧道了!此時距初上玉長公路時的八點十六分,共花費了五十四分鐘的時間;
此處海拔367公尺,與寧埔村的海拔21.3公尺,海拔落差345.7公尺,兩地相距6.9公里,換算坡度在5%左右。

而在抵玉長隧道附近時,也是今早以來雨下的最大之時。

在隧道口稍事休息一下,

緩緩被雨淋濕心有不甘的情緒後,

往隧道的另一端騎去,
這玉長隧道有與其他隧道不同之處,由東往西(寧埔→安通)明顯可感受到是呈上坡的路況,

出隧道時,看了一下GPS上的高度表,海拔406公尺,比之東向隧道口海拔上升了有39公尺之多。
雨在隧道的這端下得更粗更密集了!
馬克與阿明面面相覷之後,知道這雨是一時之間不可能停的,便狠下心來往雨中騎去!

陰陰冷冷的雨打在身上,加以下坡重力加速度造成的寒風迎面襲來,一段路之後,馬克的身子不免的也哆嗦了起來。

一陣衝刺、滑行之後,

全站熱搜